进入暑假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被家长们提上日程,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本期家访记者走进这个厦门爱“乒”家庭,倾听小小乒乓手们从逃避训练躲猫猫,到爱上乒乓运动,再到获得名次的成长故事。
曾为躲训练装病
如今携手共进省赛前八
●出镜家庭
儿子田政,11岁,集美站巡回赛11岁组男子单打第三名;女儿张瀚,8岁,集美站巡回赛8岁组女子单打第四名;外甥陈昊杰,10岁,马尾站巡回赛9-10岁组男子单打第六名;父亲张先生,46岁,酒厂调酒师;母亲田女士,46岁,全职太太。
●地址
湖里区台湾街
●心愿
希望三兄妹在最终决赛里再次取得好成绩,打出自己的风采。
近日,年福建省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集美站)暨选拔赛圆满收官,厦门市湖里区一户家庭成“最大赢家”——除了自家一对兄妹从名选手中“杀出重围”斩获前八名次,一起吃住的外甥也在6月举行的巡回赛(马尾站)拿到第六名。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个孩子竟然不是体校“科班出身”,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报兴趣班打着“玩儿的”。从打着玩到打比赛,成长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
本报记者(左一)采访陈昊杰、田政、张瀚一家人及教练谢冲(右一)。
首战失利不服输
一个月后再战翻盘
周三下午,记者走进田政兄妹家的客厅,忍不住感叹,真是“大户人家”——橱柜上摆满了田政和表弟陈昊杰、妹妹张瀚的奖杯,旁边还挂着十几块奖牌。三个小家伙围在柜子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记者介绍着他们的光辉战绩。
母亲田女士笑着从书柜里拿出一摞奖状放在桌上。她感慨地说,一开始给孩子们报兴趣班只是想强身健体,没想到儿女和外甥太给力,进入省赛八强,带给她和丈夫太多惊喜。
“马尾站我和哥哥都没进八强,回来后他都哭了。”8岁的张瀚正在换牙,谈起哥哥偷哭的事,连漏风的门牙都忘了遮掩,打起“小报告”。
孩子们的教练谢冲也到家中做客,笑着介绍:本次比赛设有马尾站、集美站、松溪站,每站都是全省报名,凭三站积分获取总决赛资格。在6月份的马尾站比赛上,陈昊杰斩获第六名,田政和张瀚却分别止步于64进32和16进8的淘汰赛。
“哥哥当时2比0领先,差一球就赢了,却被人连追三局。”田女士说起此事有些惋惜。谢冲分析说,并非孩子领先后懈怠了,而是体力跟不上。比赛结束后他立即对田政展开耐力特训。集美站巡回赛时,经过一个月特训的田政拿下季军奖牌。妹妹张瀚的八强故事则更具戏剧性,在集美站16进8的比赛中,她再次遭遇马尾站中让自己1比3止步16强的泉州小将。这一次,张瀚在教练的指导下调整球路,专打对方不易得分的上旋球,最终以3比1的成绩战胜对手,并一路过关斩将拿下第四名的好成绩。
因体质弱学球健体
一度“打着玩”
“我们让孩子学乒乓球的初衷,是为了锻炼身体。”田女士心疼地看向陈昊杰。三岁左右,陈昊杰便寄宿在田女士家中,因体质较弱,经常上吐下泻,有时半夜也会突然发病。丈夫工作忙,田女士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又累又心疼,便想着给孩子们报体育兴趣班。“你还真别说,那时医院,现在一年半载也很少生一次病了。”
张先生笑着说,他们也报过篮球班,但孩子们体格瘦小,学篮球没有优势,很难建立自信。张先生说,后来转学乒乓球,但孩子们也都当闹着玩,并没有认真训练。在年,两个小男孩偶然上过谢冲的课后,就喜欢上了这个教练,立即报名。
“报完名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谢教练的课根本就不好玩。”田女士笑了起来,以前的教练要求拉球下,到了谢教练这里就变成了下,孩子们哪里受得了,纷纷玩起了装病、躲猫猫,有时候捡着球人就不见了,原来是躲到球桌底下睡觉去了。球场里能睡得着吗?“太累了,很好睡。”陈昊杰咧嘴笑了起来。
哥哥带头打出成绩
妈妈也考了裁判证
田女士说,当时他们住的地方距离俱乐部有五六公里,送三个孩子训练,来回打车都得40多元,但她还是坚持每天送孩子们去训练,孩子们“躲猫猫”,她就“抓猫猫”。
在她的督促下,孩子们渐渐进入状态。年,有着强烈胜负欲的哥哥田政终于在湖里区区赛上挺进八强,拿下了第七名的成绩。
从此,不仅他自己较真起来,表弟陈昊杰和妹妹张瀚也开始你追我赶。三个孩子如今不仅能横扫俱乐部里的高年级学员,也屡次在省市区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我带着他们到处比赛,自然也学会了很多规则,年谢教练推荐我去考裁判证,我一考,还真就考下来了。”田女士拿出她的裁判证和一沓工作牌,那都是她参加各个比赛当裁判的纪念。眼看家里四人都爱上了打球,聊天时经常蹦出几个自己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父亲张先生也不甘落后,立志融入“家庭球队”,现在他学习乒乓球也已经一年了。
“一家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运动竞技共同成长,我觉得非常幸福。”父亲张先生感慨地说,看到好强的儿子田政抗压能力越来越好,喜欢依赖哥哥的小哭包外甥变得越来越独立坚强,喜欢“躲猫猫”偷懒的女儿张瀚现在小小年纪就时常要外出加训,他觉得这些成长比拿奖更重要。
文/厦门日报记者刘少敏实习生徐妍迪
图/厦门日报记者卢剑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