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乒老龄化国乒要向日乒学习培养新秀伪

近日,拜读了一位自媒体作者对国乒历届奥运会参赛阵容年龄盘点的文章。从年汉城奥运会到里约奥运会,参赛队员的平均年龄从不到25岁到里约奥运会时男乒的平均年龄将近28岁,女乒则超过了26岁。由此得出了一个国乒日趋“老龄化”的结论。

在部分球迷看来,国乒的“老龄化”与日本队一批00后球员的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由此指责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缺少对年轻队员的培养和锻炼……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国乒为何会出现那个作者所提及的“老龄化”现象?日本队又为何会涌现一批00后球员?本文想略作探讨,与广大球迷朋友们分享。

首先,客观的数据显示,中国乒乓球队从年乒乓球项目首次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开始,所派出的参赛队员年龄的确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此之前,由于国内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乒乓球队也出现了断层,培养年轻选手、选派年轻队员参加国际比赛、奥运会在当年也是一件不得而为之的事。同时,因为当时包括中国乒乓球队在内的国内专业运动队都缺乏对运动员们身体康复的相应科学保障,所以众多优秀选手在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都是伤病缠身。邓亚萍24岁便选择了退役,就是因为身体已无法再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而伴随着张继科、马龙等一批优秀年轻队员的成长,国家队相应的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在里约奥运会的备战周期,相关部门还特别聘请了国外的运动康复团队参与备战训练,既加强了队员们的体能,又可以有效延长运动员们的运动周期。因为此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运动康复团队后期成为国家队的标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国乒的多位主力队员延长了他们的运动生涯。例如33岁的马龙在做了伤病手术后,能在去年连续斩获国际乒联总决赛和WTT澳门站单打冠军,便可见一斑。如果一定要强调国乒“老龄化”是一个错,那么科学的训练和运动康复要先“背一口锅”。

除此之外,刘国梁曾在多种场合谈及过,中国乒乓球队讲究的是“抢班夺权”,年轻队员想占据主力的位置,不能“等、靠、要”,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去“抢夺”。资深的球迷朋友们都知道,张继科、马龙、许昕这一代年轻队员就是通过队内直通赛,抢走了马琳、王励勤等当打之年师兄们的主力位置。而目前一批的年轻队员樊振东、林高远、梁靖崑、王楚钦也是通过队内赛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的确有着像马龙一样,比赛经验丰富、技术越趋完美的老队员“这座山”横立面前。想成为国乒主力,就必须一次次翻越过去。如果像部分球迷所言,国乒教练组对年轻队员给予所谓的“扶持”,那么请问,假如他们连队内的老将都无法战胜,又何谈征战国际赛场?

或许有人会拿日本乒协做对比,但首先要明白一点的是。日本乒协自年推出的青少年人才培养计划,前提是要革新传统的队员培养体制,以牺牲一代球员为代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因为被牺牲的那一代球员打法已相对固定,但技术战术落后,根本无法与国乒抗衡;二是彻底颠覆原有的队员们各自为政,只有大赛前临时组建国家队的做法,从青少年开始,由日本乒协统一组织培养、训练,并在训练、比赛等多方面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客观而言,卧薪尝胆十余载,日本乒坛涌现出了伊藤美诚、张本智和这样的年轻后辈选手,也是这一计划结出的硕果。但要知道,从90年代初期,蔡振华回国执教中国乒乓球队后,我们就有过类似的进程,而我们后辈培养的结果是造就了刘国梁、孔令辉、马琳、王励勤、王皓等等一批闪耀国际乒坛的巨星。

竞技体育讲究的是结果,无论过程怎样,只以成败论英雄。假如我们年轻队员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创造佳绩,如同雅加达亚运会上刮起的青春风暴一般,国乒的老队员们自然便变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所以,在看到日本乒乓球队涌现年轻优秀选手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赞赏的同时,完全没有必要自我菲薄。国乒之所以雄霸国际乒坛,其中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传承。作为球迷,当然无法像国乒教练们一样长远的规划球队的建设,但唱衰国乒“老龄化”的话题也可以就此打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