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3月20日,身为被美方变相驱逐的中国驻美记者之一,我乘坐CA航班抵达北京,两年零三个月驻美任期“非正式结束”。因美方急迫地要求限期离境,我的离任之路显得有些仓促和狼狈。
我常驻地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华盛顿。有人说,这座城市的节奏由“政治时钟”设定。不过,我在自己所主要从事的人文领域报道中亲身感受到,除了政治,这座城市还有着多样面貌,它和美国其他许多地方也都见证了中美之间广泛的合作。
在“乒乓外交”48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年8月抵达洛杉矶,与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进行为期20天的共同训练。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两年多间,我有幸采访了不少为中美文化交流助力的人。正是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给我留下最深的感动。
年9月,我与同事赴美国中部艾奥瓦州的艾奥瓦城采访美国知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那也是在我心中最有分量的一次采访经历。
年,聂华苓与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共同创办了“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美国以外的知名作家来从事短期写作及文化交流,迄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名作家和诗人受邀参与过。
“当年跟保罗创办这个项目,是为我们的理想——全世界作家的文学交流。我只管做,只要是我喜欢的作家,我就请他来。”聂华苓说。
她说,改革开放后自己第一次回国,就如愿见到了王蒙、冰心、艾青等作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带给他们夫妇的感受太过强烈,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国际写作计划”项目邀请中国作家赴美、加强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性。
此后,萧乾、丁玲、莫言、王安忆、迟子建……这些响亮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国际写作计划”项目的名单中。
年9月17日,在美国艾奥瓦州艾奥瓦城,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前排右三)和“国际写作计划”项目参与者合影。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由于年事已高,近年来聂华苓对于项目具体事务的参与较少,但她仍坚持亲自挑选项目所邀请的中国作家名单。走到人生暮年,她对自己孕育的交流项目那份真情和初心依旧没变。
在艾奥瓦采访的几天里,聂华苓的女儿王晓蓝女士一直忙前忙后,热心细致地为我们安排行程。她是知名舞蹈教育家,多年来致力于促进中美间的舞蹈交流。母女二人在各自领域孜孜不倦地为增进两国民众间的沟通和了解贡献光与热,堪称佳话。
“国际写作计划”属于艾奥瓦大学。校长布鲁斯·哈雷德在采访中告诉我们,美中关系处在困境中,更应该延续人文交流的“势能”。
年底,我和同事采访了时任美国史密森学会秘书长戴维·斯科顿。史密森学会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教育科研联合体。早在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学会旗下的美国国家动物园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就已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
史密森学会同中方合作的一大亮点是大熊猫。旅美大熊猫是美国国家动物园最受